伟易博

  • ?北大主页
  • |
  • 一带一起书院
  • |
  • 用户登录
    • 教职员登录
    • 学生登录
    • 伟易博邮箱
  • |
  • 教员招聘
  • |
  • 捐赠
  • 伟易博(中国区)官方网站
  • |
  • English
首页热门

开心麻花,各处着花 | 伟易博案例

2022-03-07

所属栏目 看法 链接 /index/ghgd.htm
摘要是否显示

作为中国舞台剧领域压倒一切的民营剧团,开心麻花(全称为:北京开心麻花娱乐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心麻花”或“麻花”)起步于话剧,广为人知于影戏,同时结构音乐剧、网络剧、儿童剧、小品等赛道。开心麻花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它的每一步选择是自动为之,照旧顺应自身生长和社会转变的效果?开心麻花乐成的密码是什么?它的乐成模式可以复制吗?开心麻花还会带给我们什么惊喜?

克日,由伟易博张建君教授、任润教授、治理案例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念念撰写的《开心麻花:专注做笑剧内容的创作者》正式入库。本案例试图还原开心麻花生长的全貌,回首既往成败得失,更主要的是引发对未来所面临的机缘和挑战的思索。

教授导读

张建君伟易博组织与战略治理系教授

作为中国舞台剧领域压倒一切的民营剧团,开心麻花的生长历程为行业内外的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麻花的生长大致沿着两条相互交织的线索睁开,一条线索是产品选择、扩展和立异 ;另一条线索是组织能力建设和地区扩张。从产品来说,麻花一最先知难而上,选择大剧场话剧,厥后陆续进入影戏、音乐剧、网络剧等领域,一直坚持“麻花出品,必是精品”的原则,不求速率,稳扎稳打。从组织能力来说,除了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外,麻花善于从行业外引进人才,把其他行业的组织能力和运营履历引入麻花,打造系统、专业的分工和系统,整体决议,起劲实现组织化的、可复制的立异。这些都是有益的履历。

任润伟易博组织与战略治理系副教授

很是兴奋有时机近距离相识“开心麻花”的生长历程并开发案例。开心麻花在话剧、音乐剧、小品、影戏等领域孝顺了大宗的优异作品。除了深耕内容创作,字斟句酌,开心麻花在内部治理方面也积累了自己的一些履历,形成奇异的组织文化。开心麻花通过挖掘个体的自驱力来凝聚这些富有创立力的人才,为他们提供辽阔的生长空间和时机,形成了宽松自由的气氛。开心麻花的这种气氛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优异人才的加入。另一方面,在向天下扩张的历程中,开心麻花特殊注重在外地寻找合适的人才加入并将总部乐成的模式融入外地特色加以推广。这些履历对其他企业具著名贵的借鉴意义。

以下内容为案例文本的部分摘选

从降生到崭露头角

时间回到2003年的谁人春天,遇凯已经从北京大学中文系结业,而张晨则是一名喜欢艺术的北京修建大学都会建设专业结业生,在大学时期做过剧社和乐队。《翠花,上酸菜》的导演田有良找到喜欢艺术的他们,配合创作了话剧《想吃麻花现给你拧》(以下简称《想》)。可是由于第一轮演出的上座率并不睬想,第二轮演出遇凯和张晨选择在海淀剧场,约请观众免费看戏并用大巴车免费接送,乐成吸引了一批观众。新颖诙谐的笑剧话剧在明星演员的演绎下带给人线人一新的感受,《想》一炮而红,上座率基本抵达了百分之百。

《想》乐成后,一个专做笑剧的团队——“开心麻花”就此降生:遇凯担当总司理,认真公司的谋划治理 ;而张晨主要认真内容的创作。面临缺兵少将的时势,团队靠着朋侪推荐的方法,逐步群集起了一批志同志合的热爱舞台笑剧的编剧、导演和演员。

起步阶段的麻花尚未形成重大的粉丝群体,但开心麻花照旧坚持做1000座以上的大剧场话剧。为了卖票,张晨和遇凯带着团队通过传单、智孔尝灯箱广告、大屏广告等途径举行宣传。团队上下拧成一股绳,经由几部戏的积累,开心麻花终于在北京拥有了一定的着名度,品牌逐步建设了起来。

深耕内容创作 拓展产品线

01上岸春晚 加速生长

在话剧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后,开心麻花盼愿更大的空间。团队最先实验将自身的笑剧气概植入小品的创作中,出品的《落叶归根》加入了2011年的央视小品大赛,一炮而红。2012年麻花出品的《今天的幸福》登上春晚舞台后回声热烈。开心麻花的品牌着名度由此在天下规模内迅速提升,2012年开心麻花整年的演进场次凌驾500场,麻花一气呵成,之后的7年9次上岸春晚,获得了天下人民的关注和喜欢。

图1 2012年开心麻花首次登上春晚

小品《今天的幸福》演出图

02进军大荧幕

出于“专业做笑剧的开心麻花也能做好大影戏”的想法,2012年,开心麻花建设了影业公司,刘洪涛兼任影业公司总司理,认真拓展影视营业。他曾主管中新社影视部,自2010年加入开心麻花后便接替张晨出任总司理。

2015年,麻花推出了改编自麻花话剧的影戏《夏洛特懊恼》。团队在40天里跑了20多个都会、200多家影院,举行了千场路演。《夏洛特懊恼》依附群众的口碑走出了一条逆势上扬的曲线,最终获得了14.42亿的票房佳绩,位居年度票房第五。以后开心麻花陆续推出了《驴得水》、《羞羞的铁拳》等影戏,都收获了不错的票房和口碑。

开心麻花做影戏的战略是:不在乎一年完成一部照旧两部,在乎的是做一部成一部,注重人才储备,并看好影业收入的未来。关于开心麻花来说,舞台剧营业孵化了项目,作育了人才,推广了品牌,带来了稳固的现金流,影戏营业把舞台剧和艺人的商业价值放大,两者相得益彰,相互增进。

表1 开心麻花出品影戏一览表

图2 开心麻花出品影戏海报一览图

03发力音乐剧

“相比天下著名的音乐剧大本营伦敦西区与美国百老汇,中国市场现在的问题是,没有足够的耐心、资金和人力。中国音乐剧现在是种子撒进土里,刚冒出小芽。开心麻花此时入局,投入越早,越能率先占领市场。”

——开心麻花华南总部总司理、总制作人 何再坚

音乐剧一直是开心麻花深耕的另一个领域,并且一直以“原创性”为导向。2009年起,开心麻花陆续推出《白天梦》、《爷们儿》、《爷们儿·叁》、《西哈游记》等音乐剧作品,场场爆满,突破了“中国原创音乐剧缺乏市场招呼力”的谶语。

在深圳市政府的鼎力大举支持下,开心麻花于2016年在深圳建设了华南总部公司,深耕音乐剧市场。各人庭一样的创作气氛,每年一部原创作品,以及常态化的音乐剧演出,是开心麻花吸引音乐剧人才的砝码。2021年5月,开心麻花在华南的首家自主运营剧场——6979剧场正式开启运营,最先做剧团内部的院线式营销,实现了“出口机构——制作——票务推广”的全工业链谋划。

现在,海内原创音乐剧演进场次上千的很是少,大多原创剧目难以维持常态演出,但开心麻花仍一连一直地坚持原创。“靠什么生长音乐剧工业?除了作品,照旧作品。”何再坚说,“拥有足够多的作品基数,用中文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原创音乐剧就能从量变转化为质变。”


图3 开心麻花音乐剧《双城环梦记》剧照

组织运营系统和人才作育

01运营系统的搭建

在开心麻花最初的创业阶段,从2003年到2008年,开心麻花坚持着每年只在年底推出一部大戏的节奏,全团基本处于“演半年、歇半年、边演边排”的状态,并没有一个系统、专业的分工和系统。2009年,开心麻花第一次在一年推出了三部剧目,彼时团队只有约20人,凭证原先的模式运作显然忙不过来了。

虽然同时期的舞台剧演出行业市场化水平普遍不高,但时任开心麻花市场总监的王亮以为应该做出些突破性的改变,他向导团队最先搭建系统的市场运营系统,搭建自己的票务平台——开心果,建设自己的会员和粉丝系统。在王亮的向导下,开心麻花逐步建设了较量细腻化的市场打法,团队看起来更像一个公司了。

02从北京走向天下

开心麻花在市场结构时的底层逻辑,是将舞台剧演出作为一项工业恒久运营,赚“长钱”而不是赚“快钱”,详细做法就是开设子公司,深耕外地的舞台剧市场,下沉到其他都会直接组建创作、演出和运营团队。

开心麻花进入各个都会的路径是:由总部(北京)的剧组、运营团队到外地完成演出使命,认真外地的宣传等运营事情。2009年,他们进入天津市场,在外地建设分支机构。2010年,麻花治理层决议审慎地向南方拓展。继天津分公司(2009年)之后,开心麻花又先后在深圳(2013年)、沈阳(2013年)、上海(2014年)、南京(2015年)、成都(2015年)、山东(2017年)、武汉(2019年)设立了分支机构。

开心麻花进入各都会,偏幸与外地的演艺机构和演进场合相助。好比:在北京与海淀剧场恒久相助 ;在上海与上海戏剧学院相助,在上戏的实验剧场举行演出。这样,一方面能吸引到更多的观众,扩大麻花的品牌着名度,另一方面也能吸引来自上戏的优异人才,一石二鸟。

在演出剧目上,麻花关于演出质量的要求十分严酷,以是各地分公司主要是复制演出总部的剧目,同时总部也会购置一些外洋原创剧目的版权,分公司将这些剧本举行深度改编后举行排演演出。从2016年最先,上海分公司也逐步最先原创剧本的创作,至今做出了六部原创舞台剧。

03营销推广

开心麻花以为,演出自己就是最好的营销,只要内容优质,看的人越多,口碑传送力度就越大,而大剧场的高容纳量也为“口碑营销”提供了包管。以是,麻花愿意花一到两年的时间打磨一部戏,在演出前一直的调解,这样看成品真正面世以后,观众往往是很认可的。

为吸引观众走进剧场,开心麻花通过拓展多元的推广渠道构建普遍且立体的撒播网络,使用整合营销战略,将“想快乐看开心麻花”的 Slogan 和每一个剧目奇异的标签尽可能多地铺设到潜在受众的生涯场景中。线上通过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电视媒体、广播电台、门户网站、视频网站和种种自媒体平台举行原创内容的推广。在线下,开心麻花在切合潜在目的受众偏好的餐厅、书店、影院等场合植入开心麻花的品牌或者作品,或者与场合相助举行线下运动,举行宣传推广。

别的,开心麻花还会一直实验新的营销战略。《莎士比亚别生气》(2016)首次上演时,团队大胆接纳了“第二张半价”的战略。王亮的思绪很明晰:随着寓目人数的增添,一旦流量抵达预期数目,口碑效应的撒播力度也将成倍增添。依赖对粉丝以外的通俗人群的掘客推动和“第二张半价”的引流战略,《莎士比亚别生气》在第一年(2016)完成了1200万元的票房营收。第二年,原本定档的40场由于票房需求激增放量至81场,成为昔时舞台剧中的爆款,甚至现在还经常在天下各地排场巡演。

04笑剧人才的作育

“若是是这种头脑的话,各人就永远局限在舞台这个小天地干不起来,永远干不起来!规模也做不大,一个组一年,累死了演150场到头了,公司化运营就是要复制。”

——开心麻花CEO 刘洪涛

刘洪涛在2010年加入开心麻花的时间,全公司只有22小我私家,年收入1000万元左右,没有任何签约艺人。他接手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人。2011年,刘洪涛提出要开办笑剧演出培训班,通过挖掘优异的新人来扩充演员团队,增添演进场次。

首批笑剧演出培训班开班后,300名演出系本科生报名,40人入选,最终留下了7小我私家,成为《乌龙山伯爵》B组的焦点实力。舞台剧演员作育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从被开心麻花招募进培训班,到参演小角色、一步步成为主角甚至明星,少则几年,多则十年八年。2011年,开心麻花建设了艺人经纪部。但演出培训班每年招的人有限,只占签约艺人的15%左右。麻花的演员步队主要照旧通过社会招聘等途径扩充。

别的,开心麻花还给演员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若是演员想往编导的蹊径上转,开心麻花会给演员提供时机,从副导演做起,成熟以后再自力做导演。演员也可以将自己创作的剧本提交给公司的艺术决议委员会(简称:艺委会)审核,若是获得通过,演员的编导才华也能获得施展。现在开心麻花自有的签约导演基本都是由演员转化而来的,占到了开心麻花导演步队的七成以上。

新形势新挑战

新冠疫情爆发之后

01进军线上微短剧

2012年,刘洪涛向导团队模拟美国情景笑剧的模式,制作了周播网络情景笑剧《开心麻花剧场》。这是开心麻花首次涉足网络剧领域,可是效果有限。项目做完后,团队通过复盘也找出了网络剧与线下舞台剧的差别之处,将舞台剧完全照搬到线上是行欠亨的。

随着2020年头新冠疫情的来袭,开心麻花的线下营业受到攻击、一度停摆,团队重新思量加入线上网络剧的制作。《亲爱的没想到吧》、《兄弟,冒犯了》、《真想在一起》等网络短剧相继上线,回声重大。

开心麻花微短剧认真人王亚欧将开心麻花拍微短剧的要领论归纳综合为“品牌+人才+模式”三驾马车。开心麻花的品牌和人才无需多言。别的,开心麻花遵照“整体创作”的模式,着重作育演员“编”的能力以及导演能力,艺人们既是演员又是编剧,团队成员之间又有默契,这使得麻花的演员在出演微短剧时会自带创意。

02陶醉式戏剧+都会演艺新空间

随着时代的生长,年轻观众不再知足于舞台剧“你演我看”的模式,而是期待更多的互动、更多的主体加入感,陶醉式戏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陶醉式戏剧是指观众置身于舞台中央,演员则在周围演出,距离观众只有咫尺之遥,陶醉式气氛立体式困绕观众,使观众能获得多感官的体验,甚至成为演出中一员的一种戏剧演出形式。

2019年,开心麻花推出首部餐厅陶醉式演出《偷心晚宴》,这是一部新空间陶醉式体验剧,观众能够“全身心”地陶醉到宴会这一主题中,游戏互动、道具互动,甚至剧情也可以互动。之后,开心麻花还相继推出了陶醉式戏剧《芳心之醉》等作品,陶醉式戏剧正成为开心麻花加速探索的全新领域。

立异的演出内容需要全新的演出空间作为支持,随着陶醉式戏剧的推出,开心麻花还在起劲结构都会演艺新空间。一方面,早在2017年开心麻花就建设了剧场院线公司,最先拓展自力自主运营的演进场馆,陆陆续续签约了20多家剧场。另一方面,开心麻花与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团结,配合打造都会演艺新空间,突破古板戏剧的园地局限,通过立异的演出形式让演员离观众更近,越发零距离,好比在上海瑞虹天地月亮湾驻演的陶醉式悬疑剧《猖獗剃头店》 ;除此之外,尚有快要10部都会演艺新空间产品正在孵化中。

开心麻花还以主题店的模式探索立异的线下展现形式。2020年开心麻花主题店进驻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通过将开心麻花主题咖啡+主题酒吧+主题戏剧空间+主题剧本杀等内容荟萃到一起,打造开心麻花的陶醉式空间。2021年4月,开心麻花携手必胜客推出影戏主题餐厅,打造“桌边陶醉式笑剧”体验。

一系列陶醉式互动戏剧作品,一直拓展的“新型剧场”——都会演艺新空间,剧本杀、密室逃走主题店、主题餐厅等种种融入开心麻花元素的线下文娱场合,正逐步成为开心麻花未来营业领域的快速增添点和着重发力偏向。

开心麻花的未来

“火只是一个征象,不是权衡麻花做事的唯一标准。只要有观众看,我们就愿意一直做下去。”

——开心麻花联席总裁 王亮

未来,开心麻花希望音乐剧、戏剧和陶醉式舞台剧能够三分天下,能够下沉到更多的三四线都会举行巡演,通过使用极简的舞美和道具降低本钱,提升演进场次,吸引和作育更多的潜在受众,让行业越发蓬勃,让更多的民营剧团能够盈利。

除了影戏市场具有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外,开心麻花的线下演出市场稳步生长,但在后疫情时代,线下营业受到攻击,收入泛起不稳固的状态,新拓展的线上微短剧市场空间尚有待验证。开心麻花怎样突破以往乐成模式的窠臼,实现戏剧内容的立异,一连坚持在舞台剧市场的领先优势?立异的陶醉式舞台剧和都会演艺新空间能否翻开一片天空?线上线下营业怎样买通?怎样掘客和储备更多的人才,匹配立异的产品模式?怎样包管开心麻花出品影戏的票房和口碑?面临新的文化娱乐消耗情形,处在后疫情时代,开心麻花怎样找到立异的商业模式,开拓新的利润空间?

也许正如狄更斯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在这个充满厘革的时代,开心麻花的未来又在那里呢?

(本文5856字,案例原文17145字)

(供图:开心麻花)

分享
【网站地图】【sitemap】